网上有关“悯农其二的古诗”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悯农其二的古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悯农其二的古诗如下 。
悯农二首·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文解释:
烈日当空时在田间锄草,汗珠一滴滴掉在庄稼下面的土地上。有谁知道那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蕴含着农民的千辛万苦 。
诗文赏析:
烈日当空 ,农民将血汗与禾苗一起栽种下去,这就是「一粒粟」变成「万颗子」的过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寄予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也是他发自内心的深沉感慨。
诗人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刻画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所带来的矛盾,道出了百姓之声 。
李绅简介:
李绅(772—846)汉族 ,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 ,补国子助教 。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脍炙人口 ,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粒粒皆辛苦是什么诗里的
《悯农》这首诗,我相信很多人都对他不陌生 。
它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 ,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原诗:
注解:
1.粟:泛指谷类
2.秋收:一作“秋成”
3.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
4.犹:仍然
创作背景
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 、同情农民疾苦的诗。此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农民辛苦劳动了一年 ,终于获得了丰收,却仍免不了饿死的悲惨命运,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农民所遭受的剥削深重
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 ,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开头两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就以“一粒粟 ”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 ,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
第三句“四海无闲田 ”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 ,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第四句“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 ,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 ”这一问题。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 ,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后迁居无锡。唐朝宰相、诗人 ,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生平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党重要人物。
“粒粒皆辛苦”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二》中的诗句。
1 、古诗全文
《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古诗解释
(1)白话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 ,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诗中运用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 ,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 ,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3、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 ,字公垂,亳州(今属安徽)人,祖籍亳州谯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 ,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
李绅与元稹 、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已佚 。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关于“悯农其二的古诗”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代玉]投稿,不代表明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chmdt.com/zshi/202508-1107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代玉”!
希望本篇文章《悯农其二的古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明德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悯农其二的古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悯农其二的古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悯农其二的古诗如下。悯...